從影響2008年出口增長的因素及增長趨勢分析來看,相對于過去幾年,今年我國貿易出口增長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大,出口增長存在較強的調整壓力。
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主動性的出口政策調整將促進出口增長放慢。由于我國產品出口的比較優勢仍然較明顯,結構性的出口退稅率調整將會產生兩大
積極效果,(1)減弱出口的“推力”,使一般貿易增長進行合理的調整。(2)抑制“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減緩國內的資源和環保壓力。我們認為,逐步調整出口退稅率,抑制一般貿易出口的過度增長是好于匯率過強調整的一種選擇,2007年8月份以來效果顯示也更為明顯。
2.美國經濟增長的巨大不確定性是決定2008年出口調整深度的關鍵因素。美國經濟增長的調整在2006年就開始出現,2007年盡管受次債危機深化的影響繼續調整,然而實體經濟的增長調整并不是很嚴重,但隨著次債危機的持續化發展,美國實體經濟可能將受到明顯的沖擊,2007年底失業率上升、工業增長放慢及房地產市場的繼續調整將進一步打擊美國經濟,增大了步入衰退的風險,或2008年美國經濟會達到接受衰退的邊緣,美國經濟的調整不僅使全球經濟增長放慢,而且對我國出口增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2007年美國對我國產品的進口需求已明顯放慢,2007年我國對美出口增長14.4%,比2006年放慢逾10個百分點,為近幾年來的最低點,我們預計2008年會繼續放慢。間接地還會使歐盟和日本等經濟體對我國進口需求的放慢。2008年我對美出口增長有可能降至10%以下,如果我國對歐盟和日本的出口也同步放慢,那么將使我國出口增長調整加劇。
3.周期性因素的影響,出口增長的同期性仍是明顯的。這反映在加工貿易出口增長較為明顯,加工貿易出口增長在2005年以后便出現了增幅放慢,這與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的調整相一致,一般貿易出口增長仍然高企主要是由于國內投資長期過快發展所形成的產能過剩通過出口消化形成的。我們認為一般貿易出口增長正在出現周期性的變化,在2008年將會逐步放慢,但回落的空間不大,如果國際經濟調整不明顯(對我國產品需求仍然較旺)則有強勁反彈的動力。主要是出口“推力”仍然較過強(投資過度所形成的過剩產能仍在加速釋放及出口產品價格仍有優勢)。
4.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統一政策的實施將對外資出口增長有一定壓力。
綜合以上影響因素分析,預計2008年出口增長將回落到18%左右,進口增長將會放慢到19%左右。貿易順差將繼續有所擴大,但增幅明顯放慢。預計2008年貿易順差為3200億美元左右(增長22%)。
由此,我們建議,應采取以下四個方面政策來促進貿易平衡。
第一,繼續抑制國內投資過快增長,以減弱過強的出口“推力”。特別是要重點抑制高耗能的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發展。關鍵是落實央行2007年出臺的抑制第二套以上住房需求增長的政策,結合地方財政體制改革,應加快研究及出臺征收物業稅政策。
第二,繼續降低所有“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水平,或提高一些產能過剩明顯的“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關稅水平。對石油及糧食產品采取出口配額管理或有期限的禁止出口措施。
第三,由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有所減弱,而國內資產價格膨脹的條件仍在,有必要減緩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及適當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的區間,如出現外部沖擊過強,可促進人民幣的合理貶值。
第四,加快轉變引資觀念,逐步減弱地方政府的“引資偏好”,淡化對引資的數量考核指標,促進引資從行政引資、追求外資規模,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引資轉變(這一政策取向不應因出口可能出現大的波動而改變)。
(來源:《上海證券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