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個子不高,但技藝精湛;他話語不多,但見多識廣。他就是獲得2013年沈陽市"勞動模范"的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輸送設備分公司金工車間車工、高級技師——米忠義。
“癡情”一線 牢牢堅守
1983年,隨著父親的腳步,米忠義來到當年的沈陽礦山機器廠做了一名普通的車工。當初的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個寒來暑往。
上個世紀90年代,重工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很多工廠因此走向低谷甚至破產倒閉,當時的礦山機器廠同樣陷入危機之中,家里人勸過米忠義離開工廠,走一條別的路,但是他始終堅守在崗位,"如果有活了,我們都走了,誰來干。"就是這樣的執著勁兒,讓他從不放手,恪盡職守堅持在他熱愛的機械加工崗位。
1991年,米忠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多年來,為了履行自己在黨旗下的誓言,他懷著一顆對工作無比熱愛之心,以一名普通工人最真誠、最樸實的熱情,以一股對工作的"癡情",在車工崗位上奉獻了青春和力量。多年來,他先后榮獲沈陽市優秀共產黨員、集團公司共產黨員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在他的操作臺前我們看到的不止是優秀共產黨員的標識,更多的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始終堅守的勞動精神。
“笨鳥”先飛 不斷突破
入行初期,米忠義不同于其他學習過車工技術的同事,他零基礎。"我起點低,為了快點掌握技術,我必須笨鳥先飛。"他緊緊跟著師父,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學習,有活兒來,他第一個沖上前;師父說的話,他比師父記的都牢;下班后整理一天學到的知識,不斷總結,看了不計其數的技術書……手里有活兒、心里有沖勁兒的米忠義僅用兩年時間就學會了車工的全部技能,提前一年結束了學徒期,提早走上了正式的工作崗位。
米忠義愛搞創新是出了名的,多年共事的工友說:"他就是我們公司的改進技術大王。"公司在設計西澳項目時,開發了新產品陶瓷滾筒,但是按照國際標準要求,滾筒筒體表面要求加工光潔度,在大型機械里這是無法滿足設計要求的,這時,米忠義大膽地提出把砂帶磨機應用到滾筒筒體的加工上來,并且一次試驗成功,為公司的新產品研發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此項目新增產值年約100余萬元。如今,這項工藝成為輸送設備分公司的規定工藝。
技術全面的米忠義仍然在改進技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我不是天才型的車工,我屬于后天努力型,所以我必須不斷的讓自己學習再學習。"他用堅守與堅持書寫了絢麗的人生扉頁。
傳承精神 帶出高徒
如今,有一些人覺得當工人不如做別的工作體面,米忠義卻不這樣想。兒子填報中考志愿時,米忠義毅然決定讓兒子選擇機械制造專業,他說:"只要能在工作崗位上充分的發揮自己,好好干,做什么都能出彩。"全國技術能手"80后"方文墨是米忠義學習的榜樣,他總是把榜樣的故事與兒子分享,希望以此鼓勵兒子。會制圖的米忠義早已把制圖技術教給了兒子,他驕傲的說,如今兒子都會制圖了,而且還幫助班上其他不會制圖的同學。米忠義希望有一天,兒子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他干的更好。
愛鉆研的米忠義對技術從不保留,不論是誰向他請教,他總是不厭其煩耐心細致的講解,直到對方滿意為止。多年來,先后培養了十余名徒弟,對每名徒弟都能夠嚴格認真地傳授技藝,并注重實戰演練提高?,F在這些徒弟都成了生產骨干,有的還提前晉級成為工人技師,有得甚至走上了技術設計崗位。米忠義常說"刻苦鉆研技術,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是我們當代新時期工人的新要求。"正是他多年來的出色表現,讓他獲得了多項榮譽,沈陽市機械輕化系統"金牌工人"、鐵西區勞動模范、集團公司年度領軍人物等榮譽稱號。
米忠義的名字里有"忠"有"義",他以自身的經歷完美詮釋了"忠義"二字的含義,他忠于黨、忠情于工作,他一心一意的把全部精力與熱情獻給他一生所愛的崗位,他是名符其實的"金牌工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