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72個小時,4320分鐘。一個入廠第7年的員工和一個團結向上的團隊在工期緊、人手少的情況下,按照計劃提前三天進入設備的調試階段,為之后的工作提供了更充足的時間,這成績屬于盾構機分公司裝配二車間電氣班組代班長譚躍德和他的班組。
早上7:20,散發著洗衣粉味道的干凈工作服已經穿在了譚躍德的身上,這是前一天晚上他剛剛洗好的。穿好防護鞋、帶上安全帽、佩戴上安全帶,"打扮一番"之后,譚躍德穿過車間,圍著"大家伙"盾構機轉了一圈,看看情況,然后徑直走到了班組辦公室,開啟一天忙碌的工作。
盾構機分公司悉尼項目的四臺Φ6.99米雙護盾硬巖盾構機是目前分公司的主抓項目,作為分公司的"元老級"員工譚躍德見證著"大家伙們"的"成長"。眾所周知,盾構機的構造復雜、零部件多、技術尖端,要想把這些"大家伙"研究透,不下點真功夫、沒有點真本事是不行的。2008年,從沈陽理工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的譚躍德來到了剛剛成立的盾構機分公司,"零基礎"的他用了近四年的時間學習理論、鉆研技術、動手實踐,一步步踏實工作,成了盾構機分公司電氣技術的排頭兵,以電氣班組代班長的身份帶領著裝配二車間電氣班組的50多人攻克技術難題,成功裝配了一臺又一臺讓客戶滿意的盾構機。
悉尼項目的第二臺盾構機能夠按照計劃提前三天進入調試階段,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評價。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譚躍德按照班組每個人的技術特點把人員進行分配,實行兩班倒的方式,確保了設備運行時間充分的同時,員工的休息時間得到了保證。而他自己以身作則,別人上一班,他上兩班,每天工作近17個小時,凌晨回家,從接觸悉尼項目開始每天如此。炎熱的夏天,他鉆進溫度高于人體體溫的盾體,一待就是一整天,沾滿油漬的工作服被汗水浸濕、干透、浸濕,譚躍德不知疲倦,他說習慣了,但其實是因為他熱愛這份工作,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2012年9月份,譚躍德在家鄉遼陽迎娶了美麗的妻子,"婚禮頭一天我才回家,一直在單位忙項目,多虧了家里人的支持。"上大學時幾乎每周回老家一次的譚躍德,如今已經有近半年的時間沒回去了,剛剛13個月大的兒子也被送到了遼陽父母那兒,只有每個月孩子來沈陽打預防針的那幾天他才能見到。"小孩子真是一天一個樣,每次見他都不一樣。"提到兒子,譚躍德的視線移向了遠方。譚躍德坦言,他與盾構機在一起的時間比家人還長,家人的支持與理解推動著他在一線創下更多的成績。
對于未來,譚躍德有很多設想,但他說,只有踏踏實實的工作,把電氣專業知識掌握透徹,同團隊成員一起才能創造出無數的可能。28歲的譚躍德從"零基礎"的畢業生到電氣裝配方面的專家,從普通的裝配工人到精通調試技術的人才,7年的時間譚躍德一點點找到了人生奮斗的目標與方向,相信未來的他還會給北方重工帶來更多的驚喜。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