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臨沂市制定出臺2009年到2011年機械裝備制造、化工、冶金、建材、食品、木業、醫藥、紡織和電子信息九大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從發展現狀、當前面臨的形勢著手,堅持科學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以及保障措施,這為臨沂市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機械裝備制造產業方面,臨沂市將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技術相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技術改造與產業升級相結合、堅持發展整機與提高基礎配套水平相結合和依托重大工程實施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的方針原則,力爭到2011 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0億元,年均增長2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年均增長20%,實現利稅32 億元,年均增長20%,利潤20億元,年均增長18%。為此,臨沂市將重點發展工程機械行業、農林機械行業、機械裝備配套加工業以及其他機械加工行業。
在化工產業方面,臨沂市力爭到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472億元,年均增長15%;實現利稅40億元,年均增長18%。技術裝備邁上新臺階,化肥、氯堿、合成材料、現代煤化工等行業80%的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40%的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此,臨沂市將著力培植發展新型肥料產業集群、現代化煤化工產業基地、醋酸、氯堿系列產品基地和醇醚新型燃料基地四大產業基地;實施改造提升氯堿工藝裝備和化肥產業裝備兩大技術改造工程;加快發展精細化工產業,著力發展有機硅及硅產業、新型合成材料及工程塑料、塑料助劑、環保型和高性能涂料產業三大新興產業;突破國產化水煤漿氣化技術、研發緩控釋肥和生物有機肥技術、研發完善羰基合成醋酐技術、研發氯堿改造和合成新材料技術四項關鍵技術。
冶金產業方面,堅持保重點、調結構、上水平的原則,力爭到2011年,冶金工業產值達到540億元,整個行業技改投資380億元,大力發展鋁、銅產品深加工,電解鋁在市內深加工的比例達到50%;鋁板帶箔、工業鋁型材等高附加值產品占鋁加工能力的比重達到50%以上。為此,臨沂市將加快實施一批重大技術改造項目,推進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加強產學研聯合,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深加工技術,研制發展高精尖、深加工產品和新型材料,淘汰落后產能,提升行業整體水平。積極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進步,促進全市冶金產業健康發展。
建材產業方面,到2011年,臨沂市建材工業在全省行業綜合排位由目前的第三名提高至第二名。其中,旋窯水泥比重達到90%以上,居全省第二位,建成魯南、蘇北地區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基地;建筑陶瓷生產能力達到5億平方米/年,居全省第一位,建成全省乃至江北最大的建筑陶瓷生產基地,并打響“山東 羅莊”品牌;搞好石英砂巖的后續利用,努力拉長產業鏈,建成全省乃至江北最大的石英砂巖開采、玻璃及玻璃纖維深加工基地;充分發揮“將軍紅”、“中國藍”等優質石材的知名度,加大科研投入,不斷開發新產品,建成全國重要的高檔石材生產基地??偖a值達到360億元,銷售收入370億元,實現利稅37.7億元、利潤23.3億元。
食品產業方面,臨沂市將培育生物糖產業集群、果仁產業集群、果蔬罐頭產業集群和焙烤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四大產業集群,打造肉制品加工基地、飲品生產加工基地和蔬菜制品加工基地三大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作為發展重點,明確重點產品開發方向,加快大項目建設,擴大產業經濟規模,大力強化食品產業的技術創新和自主創新建設,高起點建設一批食品生產項目,擴大產業整體規模,提升產業總體發展水平,爭取在3 年內,全市食品行業完成技改投入100億元。
木材產業方面,臨沂市將全面整合木業產業資源,將臨沂打造成國內最大的優質人造板生產基地。培育發展國內一流人造板生產加工產業集群,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多層次、專業化、信息化的現代木業產業產銷網絡體系,使臨沂市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木業產業強市。力爭3年內,全市木業加工產業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利稅40億元,力爭30家企業獲得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0家企業獲得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培育發展銷售過10億元的企業3家,過億元的100 家。按照“整治創優,打造園區,培育主體,產業提升”的要求,著力構建市場交易平臺和交通網絡平臺兩個發展平臺,努力加強生產體系、配套體系和產品質量檢測體系三個體系建設,改造提升蘭山代莊木業加工園區、蘭山南樓木業加工園區、朱堡木業加工園區、費縣探沂木業加工園區、費縣劉莊木業加工園區五個加工園區。
醫藥產業方面,臨沂市將以調整優化醫藥企業和產品結構為重點,加大投資力度,加強產學研聯合,提高創新能力,大力發展化學藥、中成藥和生物工程藥,加快發展醫療器械,發展壯大骨干企業,大力培育產業集群。到2011年,全市醫藥產業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繼續保持山東省醫藥行業前列水平。銷售收入達到250億元,年均遞增20%;利稅38億元,年均遞增20%;利潤30億元,年均遞增24%?;瘜W藥品、中成藥、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分別占到全市醫藥行業銷售收入的60%、20%、5%和10%,培育年銷售收入50億元和20億元以上企業各1 家,5億元以上企業3家,過億元企業10家。
紡織產業方面,到2011年,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達到280家,銷售收入達到247億元,年均增長17%以上;工業增加值67億元,年均增長17%;利稅22億元,年均增長18%。培育2家年銷售收入過50億元、5家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15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骨干企業,建成3個省級以上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培育2個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自主品牌產品,自主品牌產品出口額的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 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重點企業信息網絡管理系統普及率達到6%,國際依存度達到30%。為此,臨沂市將發展新興產業,培育一批自主品牌,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壯大培育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產業方面,臨沂市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是經濟增長的“倍推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為此,臨沂市將保持3倍于全市GDP增速的增長速度,到2011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80億元,年均增長高于30%,利稅達到8億元,年均增長30%。其中,軟件業務收入達到2.4億元,實現三年翻三番。2.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逐步建立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加快省級實驗室及重點技術中心建設,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在軟件、光電子、LED、RFID、新型材料元器件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企業。3.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軟件和系統集成等信息服務業保持快速增長,通過認證的軟件、系統集成企業超過30家,成為市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新型電子元器件、新型電子材料、LED、RFID 等新產品在信息產業中的比重進一步增加,產品結構顯著改善。4.產業布局更加合理。三、發展重點一是加快發展新型元器件和新型電子材料產品。二是大力推進新型照明燈具發展。三是大力發展射頻識別技術產業。四是加快促進家電產品升級換代。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