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重工集團成立于2003年12月,由河北宣工集團與福田企業及其旗下的福田環保動力有限公司,聯合上柴股份等50家戰略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
2004年是福田公司‘新三步’發展最關鍵的一年,是福田重工實現戰略性起步的第一年。公司不但要實現市場運營、資源配置的國際化,而且要在相關產業實現橫向拓展,使福田發展無論是在外延擴張還是內涵增長上都取得大的提高。
很顯然,如果說福田重工的成立標志著福田公司正式介入工程機械領域的話,那么推出裝載機就是其在工程機械領域進行外延擴張的必然選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成為裝載機生產大國,去年的產量已經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
福田重工的目標是,在未來4年之內力爭進入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商第一競爭團隊。其中,挖掘機要進入中端市場,生產高質量、中等價格的全系列挖掘機,在中低端市場領先;裝載機要全系列發展,以低價高質占據市場,在中高端市場占據行業龍頭地位;推土機要進一步上下延伸,在個性化市場占據龍頭地位。
福田重工發展裝載機業務具有多方面的資源可資利用。比較優勢明顯。
一是品牌優勢。在福田品牌下,去年汽車年產量已經超過26萬輛的規模;農業裝備中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均取得了理想的市場地位 。品牌的力量同樣可以在裝載機上擴展。
二是業務組合優勢。福田所發燕尾服的產業具有相關性,福田重工工程機械、專用車和農業裝備三大業務在技術開發、產品工程開發、供應鏈、產品制造、質量管理、人力資源上要以共享;分銷渠道與服務網絡可以相互依托。
三是技術支持優勢。福田公司已經與德國戴—克集團開展合作,后者是世界頂級的行走機械公司;在生產管理上有日本專家團隊提供相關支持“豐田生產方式”有助于其實現工程機械的“精益化”生產。
四是區位優勢。福田重工下設五個分公司,分別是北京工程機械分公司、北京歐曼專用車分公司、濰坊農業裝備分公司、諸城摩托車以及宣工股份,形成了“一個總部(北京)、兩個基地(河北、山東)”的區位架構,這將為福田重工構筑有競爭力的市場價值鏈提供條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