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召開的湖南省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會上傳出的信息令人振奮:3年來,湖南省工業實現了總量、效益、投資“三個翻番”;新增就業32萬多人,工業企業上繳稅收占財政收入半壁江山。作為富民強省“第一推動力”,湖南省新型工業化正在逐步顯效。
2006年,湖南省正式確立實施新型工業化帶動戰略,工業發展進入又好又快的發展時期。工業領域涌現出機械、石化、食品、有色、輕工等五大千億元產業,崛起了中聯重科、三一重工、華菱鋼鐵等一批在全國頗有影響的龍頭企業,并形成了長株潭、大湘南、大湘北、大湘西等幾個各具特色的工業經濟區。2007年以來,湖南省工業3年實現了總量、效益、投資“三個翻番”。2009年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4250億元,實現利潤571億元,完成工業投資3082億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2.1倍、2.2倍和3.1倍。
工業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對湖南省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帶動作用,富民強省“第一推動力”作用不斷凸顯。三次產業結構實現歷史性轉變。從2006年起,三次產業結構由“三二一”向“二三一”轉變,工業占比由當年的35.2%上升到2009年的37.2%。工業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增強。工業企業實繳稅金2007、2008年分別占到湖南省財政總收入的50%、51.7%,2009年因計算方式調整和減稅等因素比重下降,但仍然達到43.7%。工業發展也拉動了社會就業。據統計,規模工業企業三年分別新增就業人員4.3萬人、14.5萬人、13.99萬人。在工業經濟的支撐帶動下,湖南省GDP在2008年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基礎上,2009年達到12930.7億元,增長13.6%,躋身全國經濟總量前十強。
在長株潭城市群、“3+5”地區的支撐帶動下,湘南、湘西地區也加快了工業發展的步伐,湖南省區域經濟發展更趨協調。而工業園區和企業快速發展,也促進了城區擴張和經濟實力增強,推動了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2006年以來,湖南省城鎮化率以年均1.7個百分點遞升;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166戶增加到315戶。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