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國家針對制造業出臺了很多政策舉措,全方位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這里面的政策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做強做大中國制造業。
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做強做大“中國制造”是十分必要的。方向比選擇更重要,那么,對于工程機械企業而言,深耕細作制造業,要怎樣取擇正確的方向呢?一起來看中國制造業的十大熱點!
01
“新常態”下,中國制造業亟待重塑競爭優勢。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亟待重塑競爭優勢來主動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
02
工業4.0大潮助推智能制造升溫。工業4.0來自德國,是以智能制造為主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將傳統制造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結合,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材料等先進技術,將更多資源和生產要素科學化整合,使工業生產變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個性化。我們現在正好處在一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工業4.0的熱潮席卷全國的同時,也成為推進智能制造的強勁動力。
03
中國高鐵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典范。其不僅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還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國高鐵技術體系,成為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典范,創造了一套自主創新的“中國模式”。
04
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相互滲透。隨著智能制造逐漸成為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相互滲透趨勢日益明顯,利用各自的市場競爭優勢尋求合作的機會,共同應對由智能化與互聯網化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這也是“兩化”深度融合的結果。例如,百度首次研制出無人駕駛挖掘機,徐工攜手阿里巴巴、華為、中國電信聯合研制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等,互聯網企業進軍制造業,傳統的制造企業與it企業聯手,這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個新景象。
05
踐行微笑曲線原則。眾所周知,微笑曲線來源于臺灣宏碁,大體意思是價值最大的在兩頭,一頭是研發,一頭是銷售服務,中間是制造。在研發環節,實現產品的自主創新和差異化發展;在營銷環節,以線上營銷為主,多渠道營銷結合。
06
推進服務化構建制造業增長點?!爸袊圃?025”戰略也非常強調服務型制造。面對產能過剩、利潤空間壓縮的殘酷現實,中國很多企業主動轉型,不斷推進服務化,縮小與國際市場的差距。
07
機器人熱潮難掩國產核心技術缺失的窘境?,F在中國已成為全球購買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擁有30萬臺機器人,機器人及系統產值約1000億元,將帶動3000億元零部件市場。但關鍵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總體處于行業低端,而日系、德系先進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幾乎壟斷了高端機器人市場,占比高達96%??梢哉f,有關機器人的關鍵技術基本上還掌握在外國人手中,這是比較遺憾的。當然也正是這個現狀,使得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08
制造業個性化定制開始興起。隨著制造業和it技術的發展,傳統大規模批量化生產模式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小批量、多樣化的產品生產模式已經出現,中國制造業個性化定制開始興起。如奧迪在中國率先進軍個性化定制市場,個性化訂單比例已經占到20%以上。紅領集團自主研發的個性化定制平臺c2m(消費者直接面對制造商),引領服裝行業率先實現大規模定制化。
09
昆山事故再敲警鐘,全面安全管理重要性凸顯。我國制造業的迅速發展伴隨著頻發的安全生產事故,一組組用生命疊加起來的數字,讓制造企業再次聚焦安全生產問題。
10
波士頓咨詢公司揭示中國制造成本優勢不再。波士頓咨詢公司近期公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將出口排名世界前25位經濟體的制造業成本進行了量化比較,以美國作為標準,美國是100,中國是94,中國作為低成本制造業大國的競爭優勢正在逐步喪失,溫和的薪酬增長、高效的生產技術、低廉的能源價格以及美元匯率走低使得部分商品在中美兩國的生產成本幾乎沒有差異,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與其他國家跨國公司未來會選擇在美國境內進行生產??梢娢覀兊膬瀯菀呀洸辉?,這也給了中國制造業敲響一個警鐘。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