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重重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當劉木南和他的團隊在接到“開發1000噸起重機”的任務時,他們面臨的正是這樣一種情形。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德國的哥特瓦爾德就生產出了AMK1000/10十橋千噸級的全路面起重機,并形成了系列。利勃海爾公司雖然成名比哥特瓦爾德晚了一些,但也在九十年代開發了LTM1500型500噸級的全路面起重機。并經過多年的積累和近十年來的開發,終于在2007年推出了1200噸全路面起重機。
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國外在大噸位全路面起重機領已經形成了自己成熟的技術,在許多領域都已經擁有自己的專利和專有技術,三一作為行業追趕者,這些專利和專有技術自然成為了劉木南和他的團隊在大噸位起重機研發道路上的最大壁壘。
“剛開始時,我們想立足于同行的平臺,并兩次到國外調研,但都不是很順利。國外對技術封鎖很嚴,有一次,我們剛到一位客戶那里,不到半個小時,國外一個起重機公司的人就跟了過來。實際上,我們只能憑借少量的參數與圖片作為參照,一切從零開始。自主創新是唯一的出路?!眲⒛灸险f道。
然而,留給三一研發工程師們自主創新的空間卻十分狹窄?!耙环矫嫖覀円幈車獾囊恍@?另一方面,設計過程中,一些結構設計在整車重量、軸距、軸芯等方面行業中已有了明確要求,供我們發揮的空間比較小?!币幻こ處煾嬖V記者。
“后有追兵”則是搶占市場先機的問題。在國內,由于全路面起重機相對履帶式起重機,在靈活性上所具有的優勢毋庸置疑,從一個工地到另一個工地,只需收縮臂架和支架便能實現快速轉移,其機動靈活、轉場就位快、轉場費用低、不需安裝空間等優勢已逐步得到認可。加之近幾年,國內核電、風電、造船業、地鐵、大型建筑以及大型火電建設項目上馬多而快,大型場館建設也如火如荼,這就直接產生了對大噸位起重機市場的強勢需求。
另外,由于歐洲起重機生產廠家采用訂單式生產,供貨周期比較長,同時價格比較貴,這就更為中國起重機制造廠家提供了機會。
“在國內,誰把第一臺千噸級的起重機研制出來,誰就搶占了先機。我們國家雖然對大噸位全路面起重機的研發起步相對較晚,但大家都對市場充滿信心,有實力的企業早已把開發大噸位產品作為了重點?!?/P>
“從SAC303開始設計到下線,我們最多只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期間,遇到困難時,很多人都提出了質疑聲,說搞不下去了。但最后,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我們也走到了前面?!眲⒛灸险f道。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