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經濟參考報發表《挖掘機產業被外資蠶食殆盡》的深度報道后,引起了業內人士和專家的廣泛關注,他們紛紛表示了對這一話題的關注。
三一重工執行總裁向文波認為,中國挖掘機行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引進外資、與他們合資合作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自己,而不是被取代或蠶食,所以建議國家在引進外資時對這些行業制定一些規定和底線。另外,國家應建立國外工程機械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認證制度,可通過排放標準、技術標準、安全標準等其它非關稅壁壘,保護國內產業,這也是目前通行的國際慣例。我國的機械產品進入美國、歐盟、俄羅斯等市場都要接受他們嚴格的認證。
中南大學工程裝備設計與控制系主任何清華教授認為,應徹底限制國外二手挖掘機的進口,保護國內市場,因為很大一部分二手挖掘機的排放、噪聲等不符合中國環保要求,甚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隱患。國外二手挖掘機占了中國市場1/3市場份額的現狀是令人無法接受的。
向文波還認為,國家應出臺政策,制定戰略規劃,大力支持工程機械核心技術和基礎零部件的開發,如液壓控制、動力、智能控制技術等。核心技術長期依賴國外的狀況必須改變,否則,工程機械行業做不大,走不遠,受制于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