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機集團加強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在制度和體制上不斷規范高層次科技人才隊伍的選拔、激勵和管理制度,通過各種途徑,為高層次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為其提供科研平臺和個人發展空間。在高、尖端人才方面,國機集團擁有一大批國家級和省部級專家,其中院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96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7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4人,中組部直接管理的專家5人。此外,國機集團還擁有集團層面高層次科技專家78人,以及一大批國家級專業注冊人員、高級項目經理、高級商務人員和專業帶頭人。這些優秀人才為國機集團做強做優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科技投入和產業化投入的不斷加大,帶動了國機集團創新能力的提升和裝備制造主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深化的人才隊伍建設,增強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后勁。
國機集團連續多年保持了30%以上的快速增長。2011年資產總額達到1686.4億元,同比增長28%;營業收入1929.6億元,同比增長27%,完成利潤78億元,同比增長17%;完成進出口總額110億美元,同比增長28%。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三項指標分別是五年前的2.7倍、2.8倍和2.3倍。
科技成就碩果累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國機集團的授權專利數量由2007年的205項,增長到2011年的810項,其中發明專利由2007年的20項,增長到2011年的162項。累計授權專利量在中央企業排名中位居前10名;五年年均獲得省部級以上各類獎項200項以上,五年累計省部級以上獎項1250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0項;五年累計制修訂標準數3000多項,科技論文數量超過7000篇。中國首臺動力換擋重型拖拉機、世界首臺萬噸鋁擠壓機、神舟、天宮專用高精尖軸承等一大批創新成果和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為我國經濟社會和國防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科技創新的機制和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五年內新增國家級研發機構近10家,新增省部級研發機構近30家。截至目前,集團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企業國家重點試驗室4家;國家工程實驗室2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5家;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8家;國際合作基地3家;博士后工作站14家;國家生產力促進中心6家;質檢中心48個(其中國家級質檢中心20個);全國標準化委員會40家;省部級(行業)重點實驗室14家,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
國機集團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的社會影響力、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都獲得大幅度提升,在眾多國內外權威排名中的位次也穩步上升。2011年國機集團首次進入世界500強;連續多年位列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榜首;在國資委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國機集團連續三年獲評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2010年綜合評價排名第9位,比2007年的第62位提升了53位;連續多年入選(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前50強、“全球200強工程咨詢設計企業”前100強。2011年,國機集團名列(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第26位、“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00強”第77位。
按照國資委“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要求,在2012年初工作會議上,國機集團進一步提出,要著眼長遠,把握當前,走有質量增長的發展道路,著力建設“價值國機、創新國機、綠色國機、責任國機、幸福國機”。這是國機集團站在新起點、謀求未來新發展的重要發展戰略和發展理念,必將推動國機集團在做強做優的道路上實現更大的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