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基地,新疆有其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賦存優勢。
將礦產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充分發揮戰略資源基地的作用,成為新疆國土資源廳致力的目標。2008年啟動的“358”項目,正在以大手筆的態勢,迅速推動地質找礦實現重大突破,為自治區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資源保障。
巨大的資源優勢呼喚加大地質找礦投入,“358”項目應運而生
“新疆礦產資源優勢明顯,但在‘十五’期間,新疆的找礦總體形勢并不樂觀?!毙陆畤临Y源廳廳長馬敖·賽依提哈木扎表示。
據廳地勘處副處長邢金春介紹,截至2009年底,全區已發現礦產138種,占全國已發現171種礦產的80.7%。在探明資源儲量中,有41種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居全國前十位,其中居首位有8種。礦產資源具有資源優勢突出、礦產分布廣、礦種齊全配套、資源潛力大的特點,已探明保有資源儲量的礦產中,天然氣、天然瀝青、鈉硝石、芒硝、銫、蛭石、鈹、白云母居全國首位,石油、鎳、鉀鹽、膨潤土、鈀居第二位,煤、鉑、自然硫居第三位。
但是,新疆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中,地質勘探程度和開發利用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也較為明顯,主要是:
基礎地質工作還比較薄弱。有關資料顯示,在新疆已經發現的近300個重點成礦區帶,只有30%開展了系統的地質、物探、化探工作。
礦產勘查程度有待加強。統計顯示,全區共發現礦產地(點)5000余處,開展過勘查評價的礦產地只有969處,占已發現礦產地(點)的19.4%。
更為緊迫的是,新疆重要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占預測資源量的比例非常小,其中,鐵11.4%、銅5.6%、鎳7.2%、鉛9.6、鋅9.3%、金3%、鉀鹽4.6%。
而且,近年來地質工作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坝捎跉v史原因,國家對新疆每萬平方公里的地質工作資金投入僅為中東部省區的十分之一?!瘪R敖告訴記者,“‘十五’期間,國家對新疆的地質勘查工作共投入6.33億元,遠不能滿足新疆地質勘查工作的需要?!?/P>
由此導致的后果就是地質勘查工作程度低,可供開發的儲量少,保障程度低,致使延伸產業的礦業開發水平低、規模小、分布散,深加工能力差,大大影響了新疆作為礦產資源戰略基地的保障能力。
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最首要的辦法,就是要加大找礦投入,打造一個找礦必需的——技術、資金和管理等與實際相適應的平臺。
“358”項目應運而生。
瞄準重要成礦區帶,整合資金與技術,“358”項目繪出找礦藍圖
2008年7月11日,一直關注新疆地質找礦工作的國土資源部和迫切需要加強地質勘查工作的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加快開展新疆公益性地質調查和重要礦產勘查協議》。
雙方決定從2008年到2015年,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40億元,拉動商業性投入60億元,在天山、阿爾泰山、昆侖——阿爾金山三大成礦區帶展開地質找礦工作,重點勘查煤、鐵、銅、鎳、鉛、鈾等重要資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