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發展還處在成長期
一組數據顯示了,這四年來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前低后高的態勢。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產品銷量高速增長,07年1月,起重設備同比增長竟達到了92.31%[3] ,08年以來,前三季度還是穩步增長,而第四季度銷量同比則下降了約30%左右。
看完了數據看現實:市場有需求,企業就上項目,一直以來的習慣造成了今天的局面:眾多的中國企業軍閥割據,企業競爭主要靠的還是價格競爭,只有步槍手榴彈,沒有飛機大炮,當然也沒有花錢改進技術。
如果按照我們的習慣把行業的生命期分為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那么,起重機產業正處于其生命周期的不穩定期,也就是成長期。值得欣慰的是,從近幾個月的數據等可以預測,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起重設備的產量仍將保持約20%較穩定的增產勢頭,并且隨著上下游行業的進一步復蘇,增幅還有望進一步提高。
市場集中度低帶來了新一輪的憧憬和沒落
我們可以看出,目前起重機市場的集中度確實很低,簡單地做個統計,08年,大連重工橋門式起重機的產值大約是10個億,河南衛華集團的橋門式起重機產值約12個億,他們帶頭的排名前6位的企業,08年橋門式起重機的產值之和還不到全國總產值的10%,而排名前40位的企業產值之和也只占全國市場的20%。
市場集中度低,這是計劃經濟歷史遺留、市場成熟度較低背景下的必然狀態。另外,這一行業又是開放社會資本進入較早、較多的行業,地方保護、投資沖動使得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近年來,行業需求總量的快速增長掩蓋了分散的行業結構帶來產能過剩的隱憂。而今,經濟危機這一計重錘砸下來,勢必將會淘汰一些產量小、質量差、污染重、耗能大而又不具備研發能力的企業,行業會出現新一輪的重組并購風潮。
表面上風平浪靜,水下卻波濤洶涌,如今的市場,除了大起、太重這兩家綜合型集團公司以及衛華等部分位于第二梯隊的公司,剩下的四百余家中小公司誰都有機會奮勇一沖、越過龍門。而如何沖出重圍、占據一個山頭?這就不得不把話題引到技術上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